漩涡|重思当代艺术展览的本地性

2022.10.23 星期日 19:00

活动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62号修道院公寓2楼

​演讲人:鲁明军、陆兴华

对谈嘉宾​:刘韡、徐震、杨北辰、杨振中

​主持人:金锋​

时间:

2022年10月23日 19:00—22:00

线上直播:

直播媒体平台:Art-Ba-Ba视频号

即使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落幕了,那些纷纷扬扬的论争却还没有要平息的迹象。在这个全球当代艺术的标志性场域里的发生的分歧和不平衡似乎从来没有这么严重过。然而这又与我们何干?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旧可以发问:在本次卡塞尔所讨论的“本地性”、“全球南方”、“语境”和印尼策展小组Ruangrupa“谷仓”的理念在多大程度上和我们(艺术家、机构、策展人、收藏家……)有关?那些分歧和争论如何来理解?如何重思我们的“本地”?……在这个夜晚,本着这些基本的问题我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共同讨论,反思和激发我们的态度和立场。

重思当代艺术展览的本地性、国际性、全球性

从康定斯基创导全球只有一所艺术学院也就是‘国际艺术学院’,到波伊斯创办的国际自由大学,到今天的艺术学院的老鼠化、苍蝇化、白蚁化和艺术家个展的还不如暗娼站街来卖得理直气壮,到国际和全球展事的口水化和口号化,都在逼我们思考每一个本地展览对于艺术事业的声称的斤量,思考一个艺术家的本地工作的价值坐标,思考艺术空间、收藏爱好者、艺术史叙述的本地关怀与作为宇宙性技术的艺术的本地展示的人类世、全行星关怀之间的取舍。2022年之后,对国际重大展事,我们到底应该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关于演讲人:陆兴华

陆兴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哲学、艺术哲学和城市哲学。著有《艺术展示导论》、《城市哲学1》(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目前正在撰写《城市哲学》5卷。

内循环、政治正确与直男美学的式微

“内循环”、“政治正确”与“直男美学的式微”已经成为今日中国当代艺术界乃至整个当代文化领域的三个普遍现象。问题是,这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何种关联?针对全球化衰退、防疫的区域性差别以及经济下滑等大环境的变化而言,这些现象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一名当代艺术从业者,又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基于个人的观察和思考,本次演讲尝试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回答。

关于演讲人:鲁明军

鲁明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策展人,剩余空间艺术总监。近年策划《疆域:地缘的拓扑》(2017-2018)、《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2019)、《街角、广场与蒙太奇》(2019)、《缪斯、愚公与指南针》(2020)、《惊蛰》(2021)等展览。论文见于《文艺研究》《美术研究》《二十一世紀》等刊物。近著有《目光的诗学:感知—政治—时间》(上河卓远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2020)等。2015年获得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金。2016年获得YiShu中国当代艺术写作奖。2017年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助金(ACC)。同年,获得第6届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CCAA)。2019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AAC)年度策展人奖。

关于对谈嘉宾:徐震

徐震,艺术家、策划人、没顶公司创始人。1977年出生,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

徐震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标志人物,2004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项,并作为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1)主题展,徐震的创作非常广泛,包括装置、摄影、影像和行为等。

关于对谈嘉宾:刘韡

刘韡,1972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刘韡的创作成熟于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深受新世纪中国社会特有的变动和起伏影响——城市和人文景观的变迁对其影响尤为突出。作为活跃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后感性”小组中的一员,他以众多不同媒介,诸如绘画、影像、装置及雕塑等来进行创作,并逐渐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受到瞩目。刘韡的作品表现出了受后杜尚主义启发、与广泛现代主义遗产进行交涉的特征。他的创作将发生于中国的无数政治及社会转变所导致的视觉和智力层面的混乱凝聚成为一种多变且独特的艺术语言。其中,长期的“狗咬胶”系列装置作品、“丛林”系列帆布装置作品、“书城”系列书装置作品及近期的纪念碑式大型绘画《东方No.5》代表了刘韡美学中的多样性:与城市息息相关的、激进的混乱,以及与抽象历史积极进行沟通的、平静的绚丽。

关于对谈嘉宾:杨北辰

杨北辰是一位生活于北京的研究者与策展人。他目前担任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同时是普拉达基金会“思想委员会”成员之一。

关于对谈嘉宾:杨振中

杨振中,1968年生于浙江,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作为艺术家,其艺术实践以观念艺术为主要方向,涉及录像、摄影、装置,甚至包括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长期活跃于全球当代艺术系统,并于2003和2007年两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作为策展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他与上海的艺术家们共同发起并策划了包括“超市展”“快递展”“吞图”等十几场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和项目。杨振中的创作核心,一方面持续关注生死议题并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强化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矛盾与错乱,另一方面则是对城市日常与政治空间中的人、物、景观的转化和再利用。近期的创作亦聚焦于在文明史的语境中,探讨智能技术、人类劳动与自然景观之间的丰富可能性。

关于主持人/项目策划人:金锋

1967 年生于中国上海,多媒介艺术家。1991年毕业于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工艺美术专业(现东华大学),2012年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视觉艺术MFA硕士。2000年以来长期参与上海艺术家群体的自我组织的各种当代艺术活动及展览,“未来的节日”主要组织者和发起人之一。“江南基栈”发起人之一。“泡卡司”当代艺术播客主创之一,2021年上海双年展“生态联盟”馆校合作项目“超流体”,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单元总指导教师。

关于直播媒体平台: Art-Ba-Ba

Art-ba-ba简短介绍:2006年,Art-Ba-Ba以BBS网络论坛的形式搭建了一个开放、自由、互动的艺术交流平台,并在此后的十年间发展成为中国本土最活跃开放的当代艺术网络社区。伴随着互联网生态的改变,Art-Ba-Ba于2021年进入新的阶段,逐步转换为一个跨越多平台的艺术媒体品牌和艺术创意公司,持续进行与艺术文化紧密相关的多媒体内容输出以及艺术项目的策划和运营。新一阶段的Art-Ba-Ba致力于将过往有机、生动的公共性,进一步转换到今天新的环境中。
 
艺术与连结的力量是Art-Ba-Ba始终相信并维护的价值,我们密切关注艺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突破空间的限制,在北京与全球艺术世界保持联系。

关于“漩涡”

“漩涡”是一个长期项目,我们将在线上与线下更新艺术家表演性讲座与专家讲座的内容。遵循在地实践与语境关系并行的基本方式,让这个非标准的艺术场所成为新的激荡、流动、聚合之地。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是一个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内的非营利艺术机构,于2022年1月15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以一栋总面积900平方米的两层建筑为基地,MACA联合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家、策展人以及泛文化艺术工作者,以多形式的持续共同工作构建一处当代艺术版图上的新形态坐标。以“艺术家的工作”为导向,以跨学科的研究为根基 ,MACA试图重聚热爱艺术与信仰“当代”的群体,以回应这个处于激变之中的时代。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