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颐姗:北京自然观察——一种关照多物种的方法

2023.02.18 星期六 19:00

活动地点

线上

演讲者:王颐姗(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

时间:2023年2月18日 19:00-20:30

腾讯会议:203-258-774

伴随着美凯龙艺术中心的“多物种之云”展览,特别公共项目“毡团”荣幸地邀请到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目前就职于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的王颐姗,分享一些北京城市居民在附近小世界邂逅多物种的故事。

北京市民如何通过自然观察实践,由成见累积而成的视而不见,到看见天坛斋宫百年柏树上歇脚的长耳鸮、每年从非洲西南迁徙万里回归颐和园廓如亭繁育的北京雨燕、春日百花竟放之首的款冬、清河里泛着虹彩色的中华鳑鲏、国家植物园绚丽飘逸的丝带凤蝶——如此种种在场但又似乎处于可见性边缘的城市多物种邻居呢?

结合王颐姗在北京开展的田野研究,本讲座意在讨论视觉体验和实践对于塑造城市跨物种关系的意义。她将分析城市观察自然的三重观看维度:看见、辨识和持续在地观察,以揭示自然观察活动由观照到关照多物种的潜力。在北京,热衷发现、观察、探索城市非人类他者的都市居民坚信“唯有看见,才会关心”。“看见自然”意味着克服对多物种的“盲视”,从而跨出自己,关怀他者。因此,视觉不仅是我们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也使新的跨物种关系成为可能。透过自然观察爱好者的眼睛,我们会发现北京这座城市与非人类他者的聚合缠绕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深刻。

关于演讲者:王颐姗

王颐姗,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王颐姗先后在伦敦大学学院与牛津大学获得性别学与医学人类学的硕士学位。她的博士研究聚焦近年来在北京兴起的自然观察活动如观鸟和植物观察等,意在为“城市自然”理论做一个丰富的民族志注脚。她的博士研究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公派留学奖学金和英中协会奖学金(UCCL Grant)支持。

王颐姗在田野期间被“同化”成了一名自然观察爱好者/鸟友/花友/追云人:在通州公园踩过长耳鸮的食丸,在百望山山头和暴雨中狼狈的乌雕对视过,在植物园摸过蝎子草的刺, 在南海子公园给虎斑颈槽蛇让过路,在家门口抬头见过奇幻无比如UFO的荚状云。工作研究之余,王颐姗也在北京飞羽、自然之友盖娅学校等自然教育机构承担城市观鸟、植物导赏的志愿工作,身体力行地引导公众关注、看见身边的自然之美。

关于项目策划人:杨北辰

杨北辰是一位生活于北京的研究者与策展人。他目前担任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同时是普拉达基金会“思想委员会”成员之一。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是一个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内的非营利艺术机构,于2022年1月15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以一栋总面积900平方米的两层建筑为基地,MACA联合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家、策展人以及泛文化艺术工作者,以多形式的持续共同工作构建一处当代艺术版图上的新形态坐标。以“艺术家的工作”为导向,以跨学科的研究为根基 ,MACA试图重聚热爱艺术与信仰“当代”的群体,以回应这个处于激变之中的时代。

EN